時代財經
新周刊
消費者報道
葡萄酒雜志
首頁
要聞
區域
財經
金融
公司
科技
地產
Time News
商學院
汽車
數據新聞
創業圈
更多
評論
大健康
文娛
動態
天下
消費觀察
導讀
國家有關乎民生的“大賬本”, 小家過日子有“小賬本”。結合各地區、各行業、企業的特點,多角度梳理2022年中國經濟的重點工作。用賬本為切入點,從人、城、企業等角度出發,用小切口見大事件。
“我”的手賬
一個西北村醫的鄉村守望:干了50年,誰來接我的班?
2.6億個錢包花出去875億!數字人民幣試點加速,廣州市民:啥時候輪到我?
你會花一成月收入買書讀報嗎?30多年前的打工人會
90后買保險:2萬一年保全家,捎上我的貓
我在小縣城用上高科技:網紅產品猛打價格戰,普通家庭年支出過萬不眨眼
天價藥一針70萬降至3.3萬!“靈魂砍價”一年為患者省千億藥費
股票基金天天跌!4000萬人轉投銀行理財,一年狂賺1萬億
企業“錢袋子”
2022年看基建!政府工作報告再提“適度超前”,板塊能否迎來大爆發?
在全國兩會上,代表委員們積極為基建行業的發展建言獻策。
喊你來買!“雙碳”投資起飛,年均資金缺口2.5萬億
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,不少代表就發展綠色金融、實現“碳中和”建言獻策,提出自己的議案。
互聯網大廠人下農村:單筆黃桃訂單賣出30萬斤,板栗1分鐘賣出1萬
在過去的2021年,中國的大型互聯網公司都做了同一件事情:把目光投向了廣袤的農村。
城市賬本
40歲倦鳥該回老家嗎?滬漂頂著20倍房價差留上海,中年人已無法說走就走
近日,全國政協委員、上海市政府參事胡衛表示,建議40歲以上中年人才返鄉建設“倦鳥歸巢”。
人均GDP十五強出爐:鄂爾多斯領跑,寧波升幅最大
2021年城市人均GDP排名15強中,鄂爾多斯以人均GDP21.90萬元位列第一,由2020年的16.40萬元增至21.90萬元。
猛砸1.66萬億投資,安徽為何如此大手筆?
安徽年度計劃投資16572.4億元,超過經濟大省廣東、浙江,目前排在首位。安徽為何如此大手筆?這些錢又投向了哪些領域?
養老金全國統籌有啥變化?專家:各地數額不同,但購買力會逐漸一致
根據人社部預計,“十四五”期間,中國老年人口將超過3億,從輕度老齡化進入到中度老齡化階段。
18連漲基本確定!預計今年養老金漲幅在3%-4%
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曾指出,基本養老金穩步增長,退休人員共享經濟增長成果,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。
如何看2.8%的赤字率?張燕生:資金安排體現定力,覺得更有信心
“赤字率保持2.8%左右,體現出宏觀政策、財政赤字和七大類政策的宗旨是積極穩健。不能光看積極,更多的要看到穩健,絕不搞大水漫灌,一定要保持住戰略定力?!睆堁嗌f道。
中國經濟后勁、韌性都很強!部長通道這些話讓人信心滿滿
作為“道國情、通民生”的重要窗口,“部長通道”講經濟形勢,談減稅降費,說糧食安全,回應社會公眾關切。
政府工作報告點名智慧城市,年支出1085億元,阿里獨霸50億列互聯網大廠榜首
全國人大代表、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在議案中表示,智慧城市是數字經濟的重要載體,城市數字化包括經濟、治理、生活三大領域?!?/div>
書沒有白讀!我在成都買下人生第一套房,政府幫我省了25萬
近年來,為緩解人才購房問題、留住人才,多城相繼推出數萬、數十萬不等的購房補貼,上海金山、寧波奉化等地甚至出現高達百萬級以上的購房補貼。
粵港澳大灣區新資本圖譜:東莞惠州加速度,信息技術、醫療成寵兒
三年間,大灣區發展日新月異,以廣州、深圳、香港和澳門為核心引擎帶動灣區城市邁向高質量發展水平。
深圳穩房價賬本:宅地成交數量7年翻9倍,讓更多人買得起房
作為國內房地產市場比較活躍的城市,深圳也曾面臨供需不平衡的住房問題。但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,深圳正在不斷彌補此前因歷史原因遺留的不足。
欲罢不能巴西版,真人做人爱试看一,丁花香成人社区,97爱干